花錢心態

最近花了不少錢購買喜歡的東西,算是這輩子第一次大手筆砸在「非必要支出」上。想起以前就連點杯飲料都會有罪惡感的自己,這個轉變真是不可思議。

昨天看了某youtuber分享,談到小資族為何比有錢人更容易亂花錢,談到「賦予金錢的價值性」的概念。舉例來說,A決定花230元買投資理財書70元吃便當,B決定花300元吃日本拉麵,兩個人雖然都花了300元,但A的消費可能為之後帶來額外金流。Ytbr認為,兩人消費方式的差異賦予了金錢不同的價值,並將反應在未來資產的累積上。

我想了一下,看來每個人對「價值性」的想法不同呢。Ytbr認為能夠換取更多金流的消費(俗稱投資)才有價值性;過去的我對花錢有強烈的罪惡感,只有「必要」、「有未來增值性」才會花錢;而現在的我覺得能夠為生活帶來活水(樂趣、新想法),就是有價值的消費。

我過去真的很節儉,不管賺了多少,支出都只有民生必需品和少量社交,剩餘的部分就是存存存。有陣子工作太忙,時常忘記吃飯、沒時間社交,看著存簿裡不斷上漲的金額,突然覺得內心一陣空──帳面上的錢增加了,但我的生活卻好像越來越窮。

金錢給我踏實的安全感,但死守著這份安全感的我,似乎哪裡都去不了。後來背起學貸飛往荷蘭念研究所,我才漸漸意識到,很多事情是需要金錢流動才能有所體會。少了金錢的流動,自然就錯失體驗的機會,限縮在特定的範疇裡。

-
起初念書是帶著投資職涯目的(未來增值性),結果過程中的心態歸零、交新朋友、在異地擁有專屬自己空間……等等,反而是收穫最多之處。如果當初評估出國念書的效益太低,我應該就放棄這個選項,也錯過這些附帶的價值。

這讓我重新思考花錢的心態:也許我所重視的,並不是支出一定要能轉換成實質的未來利益,而是累積生活的厚度。若能兩者兼顧當然最好,但不行的話,我需要像過去那樣感到愧疚嗎?

拿一開始的300元舉例:以投資的觀點來說,全部花在一碗麵上非常沒效益,但若從生活觀點出發,可以透過吃麵釐清自己在意甚麼,滿划算的啊。你知道300元的拉麵和30元的路邊攤吃起來有甚麼不同嗎?價錢是貴在裝潢、食材本身、還是服務體驗?你覺得這些差異化重要嗎?或是這些條件完全無法吸引你,俗擱大碗的路邊攤才是心中的No.1?以上這些問題,都必須吃過那碗拉麵才答得出來;有了比較之後大聲說「對,我就是愛路邊攤!」或是重新思考「原來我用餐時注重OOXX,之後可以多注意有這方面專長的店家」。

-

藉著花錢體驗以前沒試過的事,再辨別這件事是否適合繼續投資,也是訓練自我認識的深度。

過程中難免會有力道失準的時候,但只要在合理範圍內,我就當作繳學費。這筆學費短期內無法換來實質利益,卻帶著我認識更多同好,學到不少稀奇古怪的冷知識,感受不同團體間的氛圍差異,再想想自己比較適合和哪類型的人相處……這也是始料未及的收穫。

總之,我覺得「有意識地花錢」比「花的錢是否能帶來更多錢」重要多了;站在「當下」這個時間點,誰都無法掌握「未來」的得失。

可以維持生活開銷的前提下,四處試試、探索自己,不也很棒嗎?知道自己為什麼花錢,為什麼不花,這樣就很足夠了。

以上單純分享個人觀點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