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乎與關係

除夕夜那天,我搬出《心之所向》牌卡,和朋友們一起作為新年開場。大家可以選擇分享新年想達成的目標,或是近期的困擾。

​我想了想,選擇「人際議題」。

​我感覺自己近期非常容易發脾氣,特別是針對人生中的重要夥伴。有時候這股情緒激烈到,我都摸不著頭緒。

​明明他們都是我生命中重要的朋友和家人,有什麼不能好好講的嗎?但這股攻擊性,就是這麼直沖沖的躍上腦門,不容忽視。

​-----


​我抽到牌如下:

①「我對社會團體議題的態度是?」

​面對很在乎的人事物,即使我很累、很不舒服,還是會強迫自己去關注。注意力在哪裡,能量就在哪裡;我時常在已經虛脫的狀況下,持續關注外界。

“因為我很重視這件事,所以我必須強迫自己,給出所有的能量。”

② 「極端」

​人類的身體,會放大靈魂的性情。

​K的性情是果敢堅強、見義勇為,然而在極端的狀態下,就變成了剛愎自用、有勇無謀。​堅持靠吸業力救世界,把別人的爛帳往自己身上背,完全不聽勸誡,不就是極端的證明嗎?

​人只要過度承擔,身心都會勞累、委屈,攻擊性就跑出來了;再加上業力煽動,情緒就變得更加極端。

③「平靜」

​我願意好好對待自己,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嗎?我願意好好和自己相處嗎?

------

​整體來說,就是界限議題。

我檢查能量管道,懊惱的發現,身體還是有很多與他人相連的管道;不一樣的是,這次我看到了每條管道上有小小的戳章。輕輕點開,居然是一張張的靈魂合約。

​有一些是,你要替我分攤業力,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在海外打拚。

有一些是,我會替你承擔情緒,讓你的人生順利進行。

這些管道內的能量流動並不平衡,有些是我過度給予,有些是我強勢索取,端看靈魂當初生前簽訂的契約,而決定能量的流向。

我詢問K,如果我們不索取、不給予,讓水流維持平衡會怎麼樣呢?

K怒氣沖沖的反駁:「這就是生前講好的事,哪能說改就改?我的藍圖規劃就是這樣子,我有想達成的目標;這是我精心策劃已久的人生,你不要管!」碰的一聲,關上房門。

我想到朋友之前的提醒:當靈魂變得過度目標導向,本來美好的關係,也容易變成互相利用。

我看了看最左邊的牌:「我是認真的,只是沒人性。」是啊,哥哥真的很認真在規劃著目標,但好像遺忘了初心。

我也問自己,我願意為了重要他人的安好,放棄正在享受的利益嗎?

我願意冒著失去對方的風險,改變相處模式嗎?

我,真的想要繼續不平衡的關係嗎?

我有勇氣,做出新的改變嗎?

------

​我感到腦子很混亂,情緒糊成一坨。

在TAT的協助下,思緒慢慢沉澱,K也默默坐到我的身後,臉上還掛著淚痕。

接下來內心出現了一個清明的聲音:「雖然還是不確定該怎麼做,但我知道自己非常的在乎對方。現在失衡的模式,讓我們都好痛苦。因為在乎這段關係,我想做出改變。

​因為在乎雙方的感受,我願意放下享受的利益,討論其他的公平選項。因為在乎彼此的相處品質,我選擇拉開距離,重新拿捏自己能夠承受的限度。

​可是,不是每段關係都能挺過變化。有人在改變中漸行漸遠,有人爭吵後老死不相往來。改變,同時冒著「失去」的風險。

​想到這邊,我突然感到有些恐懼,著急地詢問長老:「如果在尋找新模式的過程中,我們疏離了,這段關係就沒有了嗎?這代表我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朋友或家人嗎?」

​長老輕輕地說:「在乎是一種很好的心意,代表你把對方放在心上。同時,在乎也是一股很強大的能量,你因為在乎,所以願意去尋找新的可能。​可是你也要注意,這個在乎是不是變成一種控制?你想控制這段關係,往你想要的方向前進。你不希望對方離開你。

​在乎應該是,我在乎你,我把你放在心上。因此,我會尋找到新的、適合自己的、也適合對方的互動方式。至於對方願不願意繼續這段關係,是否也想要尋找新的方式,那是他的意願,我們沒辦法勉強別人。

愛不會是在勉強之中誕生的,關係終究是雙向的。我在乎你,所以我也尊重你。這就是在乎的界限。」

​「談到在乎,我們也要談談和自己的關係。你在乎自己的感受嗎?你能愛護自己,如同愛護他人嗎?當你能重視自己的感受,能量會變得越來越平順、流暢,也才有辦法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

如果這時候,對方也準備好了、願意敞開心房聊聊,你們就有機會一起討論出新的互動模式,進而創造一段新關係。」

​「這是一段很長的旅程,你準備好了嗎?無論最後結果如何,請記得,你正在用行動落實內心的愛。這,才是你來到這個星球的原因。」

​-----

​📝Quote from my therapist

​"If you give too much, you lose yourself. If you take too much, you lose others. Finding the balance between boundary and connection is never easy, but you will find the right balance eventually."

諮商師曾對我說的一段話:

​「若給予太多,你會失去自己;若索取太多,你會失去別人。在界線和連結之間找到平衡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你最終會找到正確的平衡。」


後記:

光是「接受平衡」、「判斷什麼是平衡」,對我們來說就是很大的主題。長期處在不平等的關係裡,不會認為這一切有什麼奇怪,甚至很抗拒接受新觀念。

在療癒的過程中,K不斷說:「輪流享受好處,不就是正常關係運作的方式嗎?我之前忍耐委屈,所以這輩子享受一些好處;同樣的,下輩子我也會接受,我會有些委屈。這是很公平的啊。」

這段話之中可以看到長期在被利用的關係中,價值觀會跟著扭曲。我們認為所有的關係,一定要有誰先委屈自己。那麼當遇到「不利用我or不願意被我利用」的靈魂,我們反而不曉得怎麼和對方相處。我們不曉得什麼是正常。

後來讓K放下執著的,真的是「愛」。因為感受到對方珍惜著這段關係,自己內心也珍惜對方,願意為了「愛」去嘗試新的可能。

所以長老才說,這是一段很長的路,要重建認知系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