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避災

收好了行李,大字躺在沙發上休息。沒多久,我居然感覺身體十分焦躁不安。我拍拍身體,問怎麼了?

身體崩潰的說:「所有行李加起來60KG,好重!一個人搬,我會受傷!」

咦,去年回荷,我一個人搬,也是好好的呀。

身體大聲抱怨:「那是因為去年比較強壯啊!上個月我們手腕扭傷,膝蓋還跌了個瘀青,雖然現在肉眼上看起來都復原了,但裡面的筋骨還在修復。而且別忘了,你最近都很晚睡,我們沒有足夠的精力面對這麼大的壓力。」

身體丟給我很多畫面:NS火車窄小的閘口、高低落差超大的月台、風雨飄遙的天氣、不平整的石子路......。

「這些我們都要獨自處理,手忙腳亂的,想到就壓力好大。如果這樣硬槓,受傷機率很高!」

我:「如果減輕行李重量,可以嗎?」

身體搖搖頭:「即使減輕重量,我們還是得推著行李走好多路,才能到家。我不喜歡這個選項。」

我掙扎了一下,決定付錢請荷蘭朋友開車來接機,一路送我回家。由於荷蘭的油錢很貴,包車費用約是搭火車的五倍,當下內心有點淌血💸💸

有趣的是,談定接送時間、轉帳給朋友後,身體內的壓力和不安就瞬間消失了,變成軟綿綿、放鬆的狀態。

-------

一直旁觀不語的團隊,此時開口,詢問我對這整個過程有什麼感覺?

我想了想:「剛剛好像處理了一連串的課題。考慮包車的時候,我不禁想,值得對自己這麼好嗎?我難道不能硬撐一下,把錢省下來做更有意義的事嗎?這是不習慣善待自己的老毛病。」

「當我決定包車後,又冒出一個恐懼『如果對自己太好,以後會很慘』。這跟家業有關,媽媽從小就對我耳提面命,如果生活過得太舒服,之後就會沒有生存能力、被大環境淘汰;所以要一直磨練(虐待)自己,才能成為強壯的人。我很怕包車後,之後就失去提行李的能力。」

「最後是跟朋友討論費用時,我不確定要怎麼拿捏分寸。幸好坦誠的聊一聊,最後談到一個雙方都OK的價錢。」

我有點驚訝:「原來剛剛經歷了這麼多事!要不是祢們問,我都沒發現。」

團隊點頭:「是呀,生活就是修行。在選擇中看見自己的課題、衡量手邊的資源,再做出決定。你想知道,如果維持原本搭火車的決定,會發生什麼事嗎?」

我點點頭,團隊給出一個畫面:我一上車就跌了狗吃屎,手腳的扭傷都變嚴重,要花更長的時間復原。看起來真慘= ="

團隊:「我們當然可以用一些靈魂資源減緩損傷,但說真的,還不如直接花人類貨幣(錢),一路平安到家。

接下來兩個月環境變數多,覺得不對勁的地方就拉開距離,或花錢省麻煩,保守行事就對了。聆聽身體的聲音,健康就是最大的本錢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