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安全感

這兩天溫度飆到30度,荷蘭住家又普遍沒冷氣,熱得不得了。由於全球暖化的關係,這幾年夏天越來越熱,過去還可以穿著輕薄長袖度夏,現在不太行了。

我打開衣櫃,看到一件貼身短版吊嘎。這是去年拜訪巴黎時,朋友興沖沖幫我挑的一套穿搭——黑色吊嘎配粉色連身褲裝,青春可愛。

可是我不習慣露出太多身體部位(手臂、胸前、腰際),之前試著穿出去幾次,都有種「勉強身體把能量場撐開」的疲憊感,後來就乾脆塵封衣櫃了。

想不到身體突然開口:「今天就穿這套出門吧!我們準備好了。」

我穿上衣服,站在全身鏡前來回檢視。咦,感覺真的不一樣了,輕鬆自如,駕馭起來毫不費力。我猶豫地拿起針織外套,想說還是遮一下好了?

身體自信地說:「不用啦,記得擦防曬就好了。」

不過這一年來,我的身材、體重、外貌並沒有改變太多。我很好奇身體為什麼有這個轉變?

身體元氣十足地說:「怎麼會沒改變?變得可多了呢!我們已經持續運動一年,持續排出體內的壓力,連結大地母親滋養的能量。或許從外表看不太出來,但是身體累積的底氣,會影響整個人的氣色和神韻,看起來自然不一樣。」

我還是困惑:「但明明是同套衣服,為什麼之前穿起來很沒安全感,現在穿起來充滿自信?我的肌肉並沒有增長多少,胸部也沒變大啊(摸摸上半身)。祢們以前都會要求用外套遮一下呢。」

團隊出來解釋:「這跟投射的防禦力有關。像是你在網路上寫文章,有人欣賞、有人不喜歡......,這類型的投射是針對你的『想法』,需要靈界層次防禦力。

但如果在公共場合露臉,人的專注力就會被分散到外貌上,變成對『外在』的投射,這時候就需要身體層次的防禦力。

投射的層次往往是混合著出現,因此擁有健康的身體和穩定的心志,才能抵抗外在壓力。」

「舉例來說,你有沒有發現,歐美人士比較敢穿大膽的色彩、前衛的設計,亞洲就相對保守?除了文化差異外,還有社會對多元性的包容度,導致環境有不同強度的投射。像在台灣很常對他人的身材、身份地位品頭論足。『這個人好胖,怎麼敢露身材?』『她已經是個媽媽了,怎麼還這樣穿?』諸如此類的意念,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成為集體潛意識,對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帶來壓力。

相反來說,歐美國家是個人主義,土地上留有各種不同民族的歷史、多樣人種,人們對於不同的外表特徵就較為寬容。『只要不會傷害到別人,怎麼做都可以』就成為這塊土地的集體潛意識。

所以同一套穿著,在不同地方會接收不同強度的投射;而人們會因應自身的防禦力,選擇不同的服裝。這是下意識的行為,大腦並不知曉。」

團隊繼續補充:「之前你長期處於(職場)霸凌,能量場是畏縮緊繃的,身體的防禦能力較差,就會下意識選擇低調、素色的穿著,避開他人目光。

現在能量場放鬆了,K也開始清理累世的壓力;身體越來越有安全感,自然願意嘗試不同風格的衣著。」

身體手舞足蹈地說:「以前被別人看一眼,我們都覺得好可怕,擔心被傷害;因此都很堅持要穿長袖長褲,用布料蓋緊緊的,才會有安全感。

隨著近年培養運動習慣,我們漸漸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與保護的。你的悉心照料,讓我們對活著多了點期望,變得更放鬆、更喜歡自己。我們想要離開創傷的小角落,重新跟世界連接;嘗試用不同的穿搭,展現自己的風采!」

這番言論跟K之前的感想,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從創傷投射的世界中甦醒,渴望輸入新的生命經驗。當初運動只是為了復健,沒想到有這些效果,真是太感動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