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和朋友聊到「本能性格」,有哪幾種本能性格、不同本能取向的人該如何相處、......等等,真是很有趣的討論。
本能性格,意即一個人取得能量與活力的來源,分為自我保存型、親密型、社交型。
長久以來,我認為自己是「自我保存型」。
疲憊的時候,我會避開所有的人類活動,把自己鎖在房間裡聽音樂、寫文章、或睡覺。我不喜歡跟人互動,只想要在一個安靜獨立的空間,慢慢休息。
交了男友後,我也很常說出「這禮拜不約會,我要做自己的事」、「沒事不要打電話,我會覺得被打擾」這類孤僻的話。
我的充電來源,就是自己。太緊密的相處,會感到煩躁。
---
直到開始同居後,這一切漸漸轉變。
不管發生什麼事,我第一個念頭是找男友傾訴。即使他聽不懂事情的來龍去脈,我還是堅持要鑽進他的懷裡嘮嘮叨叨。
我發現比起鎖在房間裡冷靜,我更偏好和親密對象保持連結,這會讓我感到安心鎮定,並且很快就恢復精神。
觀察一段時間後,我不得不驚訝地承認——我的取向一直都是「親密型」。
過去的我是由於創傷,暫時選擇用自我保存型儲存能量。但最適合我的方式,一直都是親密型。
--
回想童年時期,我在家中並沒有一個可以安全建立親密連結的對象,於是產生了這個想法:「人的情緒真是太可怕了,隨時都會噴出來波及到無辜的對象。我最好和人們保持安全距離。」
在這樣的環境下,「自我保存」成為我退而求其次、感到較為安全的充電方式。真正的自我保存型,是可以在安靜的一人空間中,感受到完全的充電和休息;但我仔細回想小時候的情境,內心其實是有點悲涼、無可奈何的。
然而,長期處於非主要本能的模式中,親密型的人不免會感到孤獨、麻痺和悲傷,但又因為找不到適合的連結對象,或是擔心連結帶來傷害(創傷經驗),而持續地退縮和恐懼,並感到更加的憂鬱和痛苦。
在交往的前五年,我一直都維持冷淡的「自我保存」面具,直到男友決定搬來荷蘭同居,我內心不安猶豫的那塊總算融解了,才露出「親密型」的真面目。
想想真是不可思議。
---
我問男友:「你為什麼沒有被我的冷淡嚇跑啊?五年誒。」
男友:「因為我就是『自我保存型』啊,這樣的相處很舒服啊。」
......嗯,真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就這樣誤打誤撞交往了這麼久,真是難得的緣分😂
✅ 後記:
自我保存型和親密型的伴侶組合,又是另一個課題了。自我保存型需要獨立的空間充電,而親密型需要維持連結才會有安全感。
所以就會發生,當我想要連結時,男友只想一個人的尷尬狀況。要嘛是我感到被拒絕,不然就是男友覺得個人空間被侵犯,兩個人不斷拉扯。
身為親密型的人,我目前的學習是:辨識並尊重對方的需求。了解彼此表達愛和儲存能量的方式,在本質上完全不同。
我也提供男友一些鎮定句,鎮定金句範例:「妳對我而言很重要。」「我喜歡聽妳說話。」
當我很盧小煩躁的時候,他只要選其中一個句子來唸,我就不會再去煩他XDD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