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櫃

初到荷蘭時,我的衣櫃很空。

從台灣帶來的行李並不多,我想說隨意網購幾件毛衣吧。打開電腦後,看著琳琅滿目的頁面,腦筋卻一片空白──該買甚麼款式、顏色、材質?這個剪裁和那件剪裁,有甚麼不同?顏色配起來好看嗎?穿起來保暖嗎?

我完全不知道自己適合甚麼。

一直到出國前,我都是和家人同住的。我的台灣衣櫃非常滿,裡面塞著捨不得丟的系服、親戚贈送的二手衣、媽媽菜市場買的休閒服......大部分都穿十幾年了,還停留在學生時期的樣子。有時候狠下心想大掃除,卻被阻止「這件衣服很貴很保暖」、「還可以穿,為甚麼要丟」,最後就都留了下來。漸漸的,我不再有買新衣的想法,覺得就這樣吧,反正也習慣衣櫃裡充斥著他人的聲音了。

沒想到出國後,擁有一個全新、任我支配的空間,興奮中帶點手足無措。

我真的可以決定自己的穿著了嗎,買甚麼都可以?可是下單時,內心又冒出另一個擔心的聲音:媽媽覺得這件好看嗎,會稱讚我嗎?

這才發現,某部分的我,還是個渴望得到認同的孩子。

----

第一年,我買了很多喜歡的衣物。

我非常迷戀民族風,到處蒐集各式的圖騰、流蘇、大膽撞色的服飾。過去在台灣,總是擔心別人異樣的眼光,縮手縮腳地遮掩,把喜歡的衣物穿在最裡面。現在我要把他們全部都露出來,報復性地買、高調地穿!

第二年,我開始思考「喜歡」與「適合」的差異。

有些款式雖然喜歡,但能穿的場合不多、和自己氣質也不搭;明知如此,每次還是會大手筆的花錢。我似乎無法抗拒特定的樣式,已經到失去理智的地步了。這真的是喜歡嗎?還是為了彌補某些缺憾?

深入探索後,居然處理到前世的創傷。那輩子的我很早就跟母親分開了,只能藉由刺繡織物,懷念母親的溫柔。原來,喜歡的背後可能是未被滿足的渴望。

處理完這個創傷後,我購物理性多了,也開始能分辨喜歡和合適的不同。喜歡是一種心動的感覺,適合則是考量各種條件(預算、自身體型、現有穿搭配件.....等等)後做出的選擇。若一件衣服同時符合了感性和理性的需求,那就是最理想的狀態。買!

第三年,我認真研究起「喜歡」與「適合」的交集區。

我的身型修長,小腹微凸,適合穿長版寬鬆的衣服或是高腰褲;膚色偏暗沉,要避免土色系和粉色系;......等等。研究自己的體型、膚色、五官比例,再比對適合的剪裁、顏色、質地,其實是一門很深學問。有時候我不太確定該怎麼做,就會問問朋友的建議,互相交流穿搭心法。

漸漸的,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也越來越有自信。

-----

以前不屑一顧的穿搭,現在是生活的小樂趣。我喜歡穿上不同衣物時,觀察自己氣質的改變。比如說,當穿著輕便率性的運動服時,我的氣場會變得活潑輕巧,運動起來更有自信;穿上帥氣的長版夾克時,能量中剛硬的一面被凸顯出來,街頭混混自動避開。

上周末,我終於把塵封一年的大花外衫拿出來穿,成功駕馭!摸索了三年,總算找到適合的搭配方式,好有成就感。

打開現在的衣櫃,裡面充滿著自己的想法,也感受到了解自身輪廓後,內心踏實許多,對他人的想法不再這麼敏感了,可以更有彈性的應對。

衣櫃革命,不只是外在的改變,也是內在的一場變革。能夠選擇如何展現自我,進退自如──這種感覺,真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